大明之雄霸海外_第1530节 进步的土耳其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30节 进步的土耳其人! (第2/4页)

曼人瞄准。

    一时间根根筒子象刺猬张开的刺一般,让冲前的奥斯曼骑兵感觉到不妥,但已经马进窄道,兵入险关,没有退路,唯有低头向前冲。他们点燃了导火索。

    轰!轰!轰!

    筒子向后喷烟,喷出浓烟,把后盖吹飞,同时,大量的弹丸象一群怒气冲冲的胡蜂出巢,飞向了奥斯曼骑兵。

    弹丸呈扇面集中,打在了马匹身上,前排奥斯曼骑兵非死即伤,倒地马匹又将有限的空间堵塞,挡住了后续部队的前进路线。

    一下子就把局势给扭转过来了!

    这种肩扛式弹药筒子,军中代号叫做“手炮”,但军人们将它称呼为“一窝蜂”,正是那个年代的无后座力炮和火箭筒,就是一个大号的霰弹枪,它的结构很简单,内里有一包黑火药的发射药粘在筒子里,发射药用锡纸包裹,可以防潮,再有一包霰弹粘在发射药前面,使用时点燃即可,有前盖后盖挡雨雪,不须额外的照顾。

    金属筒子也不重,携带时不会造成太大的负担,虽说家大业大,勤俭节约的东南军将它设计为可以再装填,

    对付敌人密集目标非常有效,一下子就把奥斯曼骑兵给打懵了,倒地的人马在有的地方一下子堆垒到半人高,战马惨嘶着,落地的骑兵中有的穿着厚甲,刚费劲地爬起来时,奔驰而来的骑兵接踵而来,结局也是落地。

    东南军中有大量的筒子,那么有多少个筒子呢?

    答案是有多少个同志就有多少个筒子!

    手炮所发射的铅弹穿透力很强。它常常可以贯穿铠甲,把这名身着铠甲的奥斯曼士兵给击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