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_第2264节 奥地利人自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64节 奥地利人自救 (第2/4页)

八天,仿造了一万五千把的工兵铲,送到战场上,于是奥地利人也有壕沟了与护墙了。

    凭借着护墙,与来犯之敌大打出手,效果是杠杠的!

    至少南华军要冒着奥地利人的远狙,还没到达就会倒下一批了。

    南华军乃是一流之师,针锋相对,马上做起了“盾车”来掩护进攻。

    所谓的盾车,实际上来源于孙承宗的偏厢车。

    明代名将孙承宗组建的车营所用的战车,有偏厢车、轻车等其制式,主要用在离城时步兵进攻与防护。

    明代宗在位的时候,郭登在大同曾经建造用于防守的偏厢车,辕长1.3丈,宽0.9丈,高0.75丈,厢用薄板,上置铳,编配10人使用,“出则左右相配,前后相接钩环牵互,车载衣、粮、器械并鹿角”。

    之后隆庆三年(1569年),戚继光在蓟州曾造过偏厢车。

    如今南华军用的盾车正面是大盾牌,盾牌由厚木板包覆牛皮、铁皮复合而成,这样制成的楯车“小砖石击之不动,大砖石击之滚下,柴火掷之不焚”,具有较强的防御力。

    有轮子,由人推着前进,速度不慢。

    这就是“土坦克”也!

    当遇到枪击,盾车巍然不动,子弹打在盾车防护上噗噗直响,就是无法穿透厚厚的护甲。

    奥地利人的火枪威力不足,无法击穿,换作南华军的火枪,亦很难击穿。

    火炮可以击毁盾车,但奥地利人没这么多的火炮,也没多大的准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