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_第1949节 沙漠中的君子协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49节 沙漠中的君子协定 (第3/4页)

取水点的位置知道得清清楚楚。

    那里的水有绿洲水、坎儿井水、井水等,要感谢敌人,他们没作坚壁清野,没有把牛羊屎尿倒进水源中,没有水源中下毒!

    后来了解到是沙漠中水源宝贵,如果这么做的话,死的敌我双方,不仅会渴死敌人,自己人也会被渴死!

    这种事情有过例子,某方把水源破坏了,激到对方以牙还牙,到处破坏水源,结果自己也没水喝,最终放弃原有的地盘,大家两败俱伤民众流离失所。

    因此沙漠中各族交战有君子协定,那就是不动水源。

    尤其是坎儿井!

    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渗入戈壁,汇成潜流,为坎儿井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源。

    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吐鲁番是中国极端干旱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而蒸发量可达到3000毫米,可称得上是中国的“干极”。但坎儿井是在地下暗渠输水,不受季节、风沙影响,蒸发量小,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

    这坎儿井穿凿与维护极不容易,从事这种工作的人往往身上这种病那种病的,岂能破坏!

    一旦破坏了水源就得花大力气重新引水,毕竟水是无孔不入的,当水流入一个方向时得花大力气把水引到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