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49节 那就耗着呗! (第3/4页)
小战士。 在以前,并不强制也不动员官府官吏参军,毕竟一个政权的政令上传下达需要人手,一旦没有官吏们,政令的实施将会遇到很大的麻烦。 战争期间,工匠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们制造枪炮、打造兵器、构造投石机等……奥地利的军工生产在飞速地发展,工匠功不可没。 维也纳是座文化之城,音乐之都,那里的文化气息浓郁,作曲家、钢琴家、诗人是权贵们的座上宾,地位超然。 参加过欧洲三十年战争的老战士要不名成利就,要不伤痛满身,但他们坚决声明要归队! 官府说只收十五岁以上的年龄的人,但有的十二三岁长得个子高大的少年,也都参军了! 上述这些人,是维也纳最后的人力,如今也派上战场。 在这十一万份的申请中,有整整四万多份是妇女、女青年、少女的参军,而且有不少是贵族家庭的妇女! 奥地利的贵族在这场大难中也表现出很大的血性,他们固然有把一些子弟送出了国外,但更多的留在了国内,积极参战,捐钱捐物,贵妇们接纳伤员到家里进行悉心的治疗,并且她们也参军备战。 正如利奥波德一世所讲的“无论高低贵贱,都要为国效力”,他们应征了,参军了,他们首先参加修建防御工事,为军队喂马做饭,进行军事训练,整个维也纳都动员起来了,呈现出一片悲壮的气息。 殷有龙试着攻击了一下,发现维也纳的防御很稳固,守军很坚决,哪怕他们受狙,也没有让他们的抵抗受到多大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