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72节 漕运改海运之成功 (第3/4页)
太过丧心病狂,民众们抗议,终于争取到平价探亲的船票,三年一次! 海上中华还是陆上中华的大金主,陆上中华当时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需要银子,官员也需要银子增加工资,靠的是海上中华的金援,海上中华给予了陆上中华不下三千万银元的各种援助和贷款,也助陆上中华站稳了脚跟。 为什么马士英回来官场大地震没激发很大的冲突,大部分官员情绪稳定,因为老马从东南国带了大量资金,官吏们人均又提了百分之十的工资,谁都不想和老马过不去,何苦呢,以后的收入将会越来越高,闹起来什么都没了! 漕运改海运这么大件事情,能够做得成功主要是用人得当! 杨天生是个大海盗出身,海运存在什么猫腻他不清楚? 他招商运粮,不用官府的力量,由民间船运公司完成。 经历多年,中国的海运发达,远洋航行不在话下,大陆到旭日城、从旭日城到苏伊士城,都是上万里的海途,海运运力巨大,能够供应二三十万人的补给,上海到天津不过区区几千里,真不是件事! 论到海运,杨天生是宗师级的人物,就算官府与船运公司说“漂没”,漂没多少,怎么个漂没法,说得过他? 他制订规章制度,曰商船运送漕粮,酌给耗米;漕粮无故缺损,令船主赔补;验米交米,专派大员经理;海运漕粮,饬沿海水师巡防;海运船商,分别奖叙;所有运费由官府和船商面议商定,在漕粮上船时发放。 出台《大明查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