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60节 隔墙掷炸弹 (第3/4页)
中迅速取出张开,覆盖在火焰上,其原理是阻燃层可以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破坏燃烧条件而熄灭。 灭火毡是军舰上首先使用,由于古代军舰木制,最容易着火,灭火毡显然能够起到一定的灭火作用。 陆军也采用灭火毡,用来营房扑救以及现在的救人,可以用灭火毡将人包起来,或者是投打他身体上的火焰。 总好过什么都不做,还是救回了好些人。 卫生员救火,身上火熄的伤员们被军工们及时地送走。 军工实际上就是民工,无所不能的中国民工,他们在亚丁港的烈日下挥汗如雨,建设着太阳能的海水淡化房;他们在苏丹的尼罗河边建堤坝、修大桥和建水库!他们在印度大屎坑边建设美丽的花园城市,他们还能拿起火枪,与军队并肩作战! 今天,他们跟随一线部队前进,及时救助伤员。 东南国老大颜常武的观念也与众不同,他认为把军人们用于勤务是个浪费,军人就是要专心作战,因此他把大量的勤务外包,如随军民工,他开出了高工资,万一挂掉的民工按烈士的待遇。 重奖之下出勇夫,中国民工根本不怕打仗,越是危险就越敢上前,趋之若鹜,这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征发民力时要用皮鞭抽打民工,用绳索绑着民工,怕他们逃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重要的是你得有钱,颜常武既有钱,又舍得花钱,奖励得让人喜出望外,所以,中国的军民们不怕打仗,闻战则喜,一如老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