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20节 急进昌都 (第2/4页)
怎样赶牦牛。 一边是心急如焚急着赶路的官兵,一边是行动缓慢的牦牛。高原牦牛不惧严寒,行走山地如履平地,它们力大无穷,能够运送很多东西,极合适在天路行动。 但它们的习性是边吃边走,每天最多行走30公里,按照这样的速度,最少一个月才能发起昌都战役,拖延下去,入冬时不能打。 杨璟新刚准备调整后勤队伍,组织身体强壮的战士开始负重急行军到部队集结地时,军工上来了,五千名吃苦耐劳的民工扛起了物资就向前进。 他们尽心尽力,吃大苦,耐大劳,运输物资,搬运伤员,有时还持枪站岗,让杨璟新指挥他们是如臂使指,轻松自在。 民工是受过政治教育,知道这是子弟兵,自家的军队,都是川人! 除了政治觉悟,还有是银元到位,民工们的食品及物资待遇和先遣部队一个样,万一挂在路上,按军队“烈士”的待遇给予抚恤,所以军工们全无后顾之忧,认真奉献。 于是在发动昌都战役前,高原运输队运达的物资高达上千吨,包括粮秣、弹药、药品、燃料等,极有力地支持了部队胜利。 前面有过交代,想进西藏,自川西出兵为上,另外的滇藏、青藏与疆藏线都是困难重重。 经营好川西,重在打箭炉,这是通往西藏的茶马古道的枢纽,明军遂占打箭炉,周边改土改流,把它经营得有如铁桶一般。 再向前,急进昌都! 昌都东与四川省相望,南与云南接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