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76节 敌情介绍(二) (第3/4页)
,在奥斯曼帝国的鼎盛时期,苏丹负有领导战争的职责,塞利姆二世之前的历届苏丹无一不是一往无前,驰聘疆场的“勇士”。 现任苏丹穆罕默德四世,他在公元1642年出生,现在才不过十三岁,虽然年龄比幼童好一些,但华人这边可是年富力强的颜常武带队亲征,两边统帅对比,奥斯曼完败! 戴维先生将奥斯曼的国政评价为小孩、女人和老人,小孩是穆罕默德四世,女人是他的母亲即太后杜亨·哈提婕和大维齐尔科普律鲁·帕夏,他们执掌了诺大帝国的权力,但这种组合的缺陷可想而知,而东南国则是颜常武与王后杨莺儿管治,政通人和,奥斯曼根本比不上东南国。 然后是奥斯曼帝国的军事采邑制的瓦解,“西帕希”这种军事制度是建立在古老的封邑制基础之上的,他们本来都是封邑的领主,拥有自己的武器和马匹,平时种地糊口,战时驰聘沙场,每年的3至10月是西帕希的服役期,因为苏丹通常是在每年的春季发动战争,秋季收兵,而冬季则处于修生养息的状态。 然而这种带有明显的中世纪烙印与游牧民族色彩的军事制度已经很难符合近代战争的要求,因为随着领土的扩大,西帕希骑兵们依靠封地的收入和对当地农民的剥削,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这让他们很快便失去了原有的进取精神,局限于土耳其民族的传统理念。而此时无论欧洲战场和中东大马士革战线早已不是任由骑兵往来冲突的乐园,他们根本不是火力更为猛烈的燧发枪兵的对手,战马更难突破华人坚固的防线! 西帕希无复先前之勇,阿扎普步兵是奥斯曼帝国的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