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48节 铁蒺藜保中国人过关 (第3/4页)
军用的铁质尖刺的撒布障碍物,亦称蒺藜,它有4根伸出的铁刺,长数寸,凡着地均有一刺朝上,刺尖如草本植物“蒺藜”,故名。在古代战争中,将铁蒺藜撒布在地,用以迟滞敌军行动。 这种玩意儿正是对付战马的急就章,对于中国军人来说并不陌生,如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金兵攻枣阳,宋将扈再兴“夜以铁蒺藜密布地,黎明佯遁,金人驰中蒺藜者十踣七八”,意思就是说宋军扔出了铁蒺藜,冲来的金人骑兵倒霉了一大半人马。 明朝军队广泛使用铁蒺藜,在戚继光的军队中,每名藤牌手、挨牌手“各带蒺藜十串,每串六个接连”,便于野战布营。 就连明军战船上也装载大量铁蒺藜,大型船1000枚,中型船800枚。交战时,向敌船投掷,使敌人在船上难于行动和作战。 铁蒺藜看似简单,中国人用得多,外国人用得少,因为在古代只有中国人能够大量地铸铁! 从古到今,论钢铁产量,世界上只有两个玩家,一个是中国,另一个是除了中国外的世界各国,叫做“外国”。 即使是外星人来玩钢铁的话,也会被中国人KO的。 现在中国的钢铁总产量超过了外国,由于中国冶炼技术过关,军队使用的铁蒺藜质地坚韧,轻便易带,甚至“精益求精”,在每根尖刺侧边都开了两条小小的血槽,方便放血。 大量的铁蒺藜扔在了叶尔羌人的面前,面前尽是那些东西,让他们的双眸暴睁。 哪怕他们以前没见过铁蒺藜,但看到它们尖端闪闪发亮,颇不良善的样子,也明白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