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48节 赏脸给阮大铖 (第3/4页)
大铖激动得不得了! 感谢东南王,感谢皇帝,感谢其他大臣们的帮衬! 颜常武就在养闲堂内下榻住下,诸臣安顿下来。 下午,颜常武在养闲堂接见了在桐城的官员乡绅,当中以张英、方以智、钱澄之三人最为出名! 张英,字敦复,一字梦敦,号乐圃,又号倦圃翁,安徽桐城人,1637年出世,1654年中了秀才,少有文名,乡里出众。 方以智和钱澄之则是前辈了,方以智(1611年-),字密之,汉人,江南省安庆府桐城县(今安徽桐城)人。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文人方学渐之曾孙,明末四公子(复社四公子、金陵四公子)之一,于崇祯十三年高中进士。 他的家学渊源,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著述百余万言,内容广博,文、史、哲、地、医药、物理,无所不包。 因其成就不小,阮大铖当政时,方以智被放归故里,不罪。 钱澄之则比方以智大一岁,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钱澄之自小随父读书,十一岁能写文章,崇祯时中秀才。 其时,阉党余孽阮大铖死灰复燃,东南名士结成“复社”与之斗争,钱澄之系皖中主坛者之一。 之后,阮大铖毁东林,钱澄之被流放东南亚修理地球。 他还算识趣,五年后获释,回归家乡,开了个国学学堂,以教书为生,他的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