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2节 谁是柿子? (第3/4页)
机,通条就不知道飞到那里去了,自然无法再装填。 忙乱之间误将弹头而非火药先塞入枪口,造成不发弹,只能退出行列到后面慢慢把弹头挖出来。许多士兵在战斗时根本就忘了自己有没有开枪,有没有不发弹也不清楚,往往多次装弹,结果当然更糟糕。 现在,栗道安的船军就犯了这个错误,他们首先打出第一轮子弹后,然后装填,有人把通条打飞了,有人往枪膛里塞子弹,再放进火枪,扣下板机。 燧发枪的燧发装置打出火星,没能点燃。 得,那人当自己打枪了,再次装填……如果他立即不处理的话,这把枪永不可能打出子弹。 等到战后,新明军打扫战场时,发现了过千把塞了多颗子弹哑火的火枪,最多的一一支枪中塞了10颗弹头! 船军没有经过“烧银子”式的训练,根本不是玩燧发枪的料。 训练过,打过一些枪就派上用场,平均每人都没有十发的射击量,天底下只有颜常武才舍得给东南军大量的训练费,新明军也好一点。 相比之下,新明军也有人出错,通条打飞,乱塞子弹,但毕竟他们还是烧过银子的,在初时的紧张之后,他们的动作流畅起来,装填、射击,再装填,射击。 泼雨般的子弹将船军队伍射得七零八落,装备的护甲也没有用---这么近的距离,子弹击穿护甲是妥妥的。 将他们射翻在地,鲜血飙飞,没死的人痛苦地呻吟着,这一切都都在考验着船军的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