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59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第2/4页)
绸之路而建的旅馆和驿站在此期间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像堡垒一样为长途跋涉的商人保驾护航。 科赞城的驿站就是其中的一座,建筑很壮观,呈矩形结构,坚固的外墙和宽大的大门让其看起来极像一座堡垒。驿站的庭院一般都是露天的,庭院四周有很多供商人及其牲畜和货物休息、存放的房间和畜栏,由于当时大部分交通工具都是骆驼,所以土耳其人管这些驿站又叫做“骆驼宫”,即KervanSarayi。 驿站除了为商队提供服务,还能为国家快速传递远方的消息,奥斯曼帝国疆域广大,横跨三大洲,如果不利用驿站进行消息的中继,帝都将失去对远方的控制。 科赞城驿站的三名骑手打马离开,他们正是往后方送去前方的战报,此时,从阿颇勒城的出发的信使留在了科赞城驿站,由科赞城驿站派出新的三名骑手接力送下去。 由于战况保密,三位骑手并不知道前方战败的消息,也不知道他们要送的信件里面是什么。 其实三人的信件一致,都是霍姆斯城会战的消息,为了安全送达,一式三份,同时由三人送出。 上级要求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埃雷利城,届时,埃雷利城驿站将会派人接力送下去。 这样接力送快递的成本巨大,一般消息是一骑送出,事关重大时,则派三骑。 “驾!”m.zwWX.ORg 马蹄滚滚,三骑快马加鞭,沿着驿道急驶下一站的埃雷利城。 骑马似乎诗意不错,但现实却很悲摧,烈日、灰尘、口干舌燥,还有按时送达的压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