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_第1374节 归化之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74节 归化之路 (第3/4页)

部族族人们生存。

    将科尔沁部族安置在宣府-张家口一带,扶上马,送一程,官府为他们送来了帐篷、生活用品,再有改善道路与供水,确保他们安居。

    不仅仅是送物,官府积极在科尔沁部族发展经济,鼓励族人劳动致富,走的是发展就是硬道理的路子,当科尔沁部族经济融入大明国民经济中,尝到甜头后,赶他们走都不走了!

    人财物三样事,最重要的是人,派去主持归化事项的方士亮,肩负重任。

    此人乃明徽州府歙县人。崇祯四年进士。历嘉兴、福州推官,擢兵科给事中,举劾无所避。曾揭发兵部尚书陈新甲勾结宦官,与清议和事。其论中官出镇监军之弊,语尤切至。因周延儒牵连得罪下狱,后释归。

    新明时重新出仕,摇身一变,不再是清议为上,而是满口的经济语言,在北方多地任官,都是知府主官,发展经济颇见成效。

    经吏部撰选,由其担任部族归化安置大臣,由四品官升为三品官,更有声明,只要安置事务做得好,进入南京为侍朗是妥妥的。

    他也卯足肝劲,工作重点在于发展经济与公平公平公道地对待归化民族。

    针对科尔沁部族特点与自然情况,这位大人有的放矢,对于部族发展大计是积极发展畜牧业,外加副业。

    所在的地方草原有限,那就实现由自然放牧向放牧加舍饲转变,尤其是种植牧草,让科尔沁部族族人们首次见识到原来草种起来,用来养牲畜极有好处,一些质量上好的牧草如紫苜蓿、羊草、皇竹草等,可以有效地弥补精料不足的缺陷,减少成本。

    科尔沁人明白过来,原来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