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1 (第2/4页)
下葬。” 虽说自己老被坑,但秦教授毕竟是业界大拿,一席话说得含光也是暗自点头:这个簪子在她的藏品中,只能说是别有巧思,但论贵重那还排不上号。其主要的作用只有一个,就是出席葬礼的时候用的。送葬的时候,花苞收敛,规规矩矩的只是普通的银簪而已。等到回来开宴吃酒时,若不是近亲,便可以舒张花瓣,一下又成了一枚清新隽雅的白玉花簪了。虽说构思奇巧,令她十分喜欢,但碍于其主要用场,含光顶多闲来无事赏玩一下,但还没到会插戴下葬的地步。 “这不是才三种沁色吗?”本来还以为,这花花绿绿的肯定是价值大减了,结果被这么一说,含光才知道原来这就是沁色,刚才她差点脱口而出:我爹手里那些古玉,有些虽有沁,但沁色可不会这么难看。不过思及自己身份,却又到底还是忍住了,这时也只能继续围绕沁色发问。 “还有一层是这个玉面的麻点,你看到这和虫蛀一样的黑点就是了。也是水沁的表现,”秦教授心不在焉地说,“四色是可以肯定的了……这簪子下葬以后一定是在一个湿气非常厚重的环境里储藏了很久,天气可能也很闷热,应该是典型的水坑玉器。按照这个打造工艺的细节来看,断代我会断在本朝,最多也就是三百年前了,不可能再往前,三百年能有四色沁已经是非常难得,说五色沁可能是有点夸大了吧。最后一种绺色,虽说色彩发黄,但是也不能断定就是土沁了,很可能只能算是杂质而已。” 这花苞聚拢时也就是个花骨朵儿,张开了无非掌心大小,还不是什么蒲扇巴掌的掌心。这么一块不大的玉料上出现了四种沁色,要一一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