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章 拎出熊孩子 (第2/7页)
本就不可能。谁会相信他一个天赋异禀精通算经的小小少年,竟然能写出一大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世情小说?至于禁书第一金什么梅,就算他说是某位匿名师长写的,只怕也会惹出轩然大波来…… 外间一片纷乱的时候,张寿却在暖意融融的公厅中,默写着那几个短篇,至于长篇,他也就是在心里想想,更多的是打算回头分几个段子讲给三皇子听,看看反应再决定是否写出来。毕竟,人在官场却讽刺官场……那以后看他不顺眼的人恐怕就要更多了! 而且,他实在是分身乏术。要是某些进京重修历法的人才们能有几个来帮忙就好了! 当日落时分,张寿重新回到九章堂宣布下课,却是又去了一趟半山堂。之前他让这些人自行商量课程,结果,你感兴趣的我不感兴趣,你不感兴趣的我感兴趣,争执不休之后,方才定出了唯一的一门课——历史。 因而,张寿就通过陆绾和刘志沅,请来了一位京城有名的伪宋史专家汤先生——之所以说伪,是因为学界对这位汤先生的激烈论调不以为然,这位逢人便说,宋朝之所以会有靖康之变,崖山亡国的惨烈,那都是因为当初开国时逼凌人家寡妇孤儿,得国不正,因果报应! 张寿对这种因果报应的论调其实持不以为然的态度,但得国正不正,那就两说了。要说得国正三个字,汉高祖算一个,另一个时空的明太祖算一个,后世太祖更是旷古烁今,其他的天子都有或多或少的污点,至于异族统天下的元清,更是早就被民族主义者给排除出去了。 可旁听了汤先生一门课,发现人并没有因为得国不正这四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