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32 (第3/4页)
…… 转眼间三天时间过去,隆庆驾坐皇极殿,正式举行廷推仪式,奉旨参与的在京四品以上官吏,一共五十三人。 由首辅李春芳主持,一共推选了四位大学士,依次是陈以勤、唐汝楫、张居正、张四维! 四人当中,陈以勤资历最深,又是礼部尚书,主持会试,大获成功,得到了最多的四十二票。 紧随其后的是唐汝楫,他早年是严党,名声也不好,只是出人预料,竟然拿到了三十九票,位居第二,张居正相对就少了许多,只有三十票,而张四维,则是仅仅二十七票,擦着边险险过关。 其实大学士不一定要廷推,也可以通过特旨简拔入阁,二者最初并没有什么差别。只是随着内阁权力越来越重,光靠皇帝欣赏还不够,必须得到百官认可,才能成为名正言顺的百官之师,廷推就显得越发重要。 唐毅更是放出了风声,通不过廷推,就不应入阁。 果然四位阁老全都过关,只是和唐毅的构想有了一点出入。 本该是入阁大热门之一的殷士儋竟然没能入阁,非但没有入阁,还自清前往两广督师,等于是自我流放几千里,大家伙都扼腕叹息,替殷士儋鸣不平。 倒不是殷大人高风亮节,实际上他早就垂涎内阁的椅子,只是就在廷推前两天,有人上书弹劾,说是殷士儋的管家带着三万两白银,五千两黄金送到了坛子胡同,内廷秉笔太监陈洪的宅子,请求陈洪帮忙,替他运作入阁。 这个消息传出,舆论大哗,和太监勾结,本就是官吏们最不齿的事情,还靠着太监入阁,简直丢了大学士的脸面。 一时间弹劾的奏疏雨点一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