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26 (第3/4页)
王莽,就不会要批红之权,我以为你有做权相之心,而没有取而代之的念头!” 唐毅没有否认,只是笑道:“权相并非我一人,而是属于内阁,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大明的决策者永远英明睿智,不会犯致命的错误,圣天子垂拱而治,盛世大明,才有希望!” 高拱说的很露骨,唐毅更加直接。 经过了多年的观察,高拱的脾性唐毅看得明明白白。 这家伙虽然和隆庆的感情深厚,但是在高拱的心里,其实存了一个念头,那就是虚君实相。 把一国的安危,都寄托在一个家族身上,实在是太危险了,自从大明立国以来,皇帝很多时候不是优中选优,而是没得选! 孝宗只有一个孩子朱厚照,正德连儿子也没有,嘉靖生了八个,活下来两个,而且景王也先于嘉靖去世,到了隆庆这里,同样子嗣艰难。 孔老夫子收了三千个学生,成才的也不过是七十二人,哪怕老夫子在世,也不能保证朱家辈辈都出明君。 于此相反,大明的文官系统已经相当成熟,从人才选拔,到培养历练,最后再入阁拜相,哪一个至少都要十几年的宦海生涯。 本就是聪明人,再经过最好的培养,历代的大学士都不是等闲之辈。 把权力cao纵在不靠谱的皇帝手里,远比cao纵在大学士手里要危险多了。 高胡子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放任唐毅接手批红之权。 世人常把票拟和批红看做相权的两部分,皇帝用阉竖来制约文官,其实历代以来,丞相都并非最终的决策者,一个相字,就决定了他们只是参赞机务,辅佐皇帝,遇到了问题,拿出办法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