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65 (第2/4页)
一枚,不用担心。 算来算去,就剩下兵部是个麻烦。 胡宗宪虽然毁誉参半,可是抗倭大功是实打实的,加上嘉靖喜欢,一时间也拿不下来。兵部没有戏,就从内阁下手。 扩充阁员,是徐阶一直极力主张的事情。 从严嵩倒了,他就大力推动,增补阁员。徐阶看得明白,内阁碾压六部,总揽大权,人数越多,势头越好,对首辅就越有利。 徐阶比起严嵩,最厉害的是就是能驾驭复杂的人事。 毫不夸张地说,他做官这么多年,两京一十三省,从上到下,他都研究了一个透。当国子监祭酒的时候,和每个学生聊天,当吏部侍郎的时候,和每一个觐见述职的官员聊天。长年累月的观察积累,使得徐阶的名册当中,有着无穷的积累。 大权在握,从囊袋之中,一个个翻出来,把持合适的位置,把六部九卿,上上下下,整合到一起,成就一股无与伦比的力量。 唯有他能够轻松驾驭,哪怕是嘉靖都要自叹弗如。 说徐阶是大明的贤相,唐毅并不承认,但是要说徐阶是大明两百年官僚体系的精华,唐毅绝对挑大拇指赞同。 面对着徐阶。老师唐顺之倍感无力,就连晋党的领袖杨博也只能被压在九边吃沙子。 偏偏唐毅却要挑战徐阶的权威,真是丧心病狂,胆大包天。唐毅也是满腹委屈,哪怕徐阶对自己有张居正的一半,他都绝对不会以卵击石。 提到张居正,唐毅的上辈子印象里,此人是著名的改革家,很受吹捧。可是结合这一辈子的经验,唐毅却越发对张居正不以为然。大明走到了今天,臣权觉醒,君臣对立,已经到了必须大刀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