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_分卷阅读140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03 (第3/4页)

兵部,左尚书负责制定国防方略,调动兵力,右尚书负责后勤、招兵、选拔武将等等事务,其余四位侍郎除了协助尚书之外,遇到战事,要外调总督巡抚,协调战区事务。这样一来,兵部成了名副其实的出将入相,权柄变得极重。

    吏部除了增加一位尚书之外,同时还拿到了一项至关重要的权力,主持科举考试的权力落到了吏部头上。

    其实在唐朝的前期,科举刚刚产生,是由吏部主持考试,后来才落到了礼部头上,唐毅这一次改制,把这项权力还给了吏部,相应的吏部掌握了从人才选拔,到官职推荐,以及考核评定的全套权柄。

    被剥夺了主持科举权力,那礼部还剩下什么呢?

    唐毅同样赋予礼部两项极重的权柄,第一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教育,广设学校,按照唐毅的设想,要在十年之内,使大明的识字率达到百分之三十。

    听起来貌似不高,其实是相当吓人的,眼下大明识字率不足百分之十,东南除了苏州,杭州,绍兴等寥寥几府,都没有超过百分之二十的,一口气要把全国提到百分之三十,这是何等的雄心!

    唐毅计划在隆庆六年,就拨给礼部三百五十万办学经费,在三年之内,达到一千万元,超过吏部的俸禄支出。

    除了办学之外,还有一项,就是对外交往,文化输出,向藩国宣讲孔孟之道,吸收外国学子,说穿了,就是制度输出。

    有了这两项权力之后,礼部也懒得主持考试了,要满世界跑,到处建学校,还要跑到海外折腾,哪里能有功夫?

    只剩下工部和刑部,这两个衙门相对专业,只是大工程越来越多,城市越来越繁荣,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