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55 (第3/4页)
国就自绝于海洋之外,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郑和船队停止之后,东亚的海面上依旧遍布大明的船只,维持了一两百年之久,唯一的区别就是从官方船只,变成了民间船只。 郑和下西洋是劳民伤财吗? 是,也不是! 对于朝廷来说,每一次贸易都带来巨额利润,朱老四正是靠着这些利润,做出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功业! 而对于东南的大户来说,就比较郁闷了,他们要把自己辛苦烧制的瓷器,好不容易纺出来的丝绸,低价卖给朝廷,眼看着郑和拉到海外,大赚暴利,他们只能眼巴巴看着。 彪悍的朱老四当家,他们不敢说什么,等到朱棣一死,后面的皇帝就没有他那么神勇,郑和船队很快被叫停,甚至连海图都给烧得一干二净。 唐毅对于文官集团鼠目寸光,自私自利的行为,是一万个鄙视,不过他也是文官集团的人,戳穿西洋镜没有任何好处。他要做的是吸取以往市舶司失败的经验,从贸易的直接参与证,变成管理者,不再卖东西赚钱,转而收税赚钱,从和各大家族豪商竞争的对手,变成居中调解人。 用唐毅的话说,就是建造服务型市舶司! “启奏陛下,臣的设想是这样,首先颁布旨意,确定开海地点,而后向大明境内的商人颁布贸易许可证,申请许可证的同时,需要向市舶司在钱庄的账号存入五千两押金,这一笔押金是他们财力的证明,财力不足当然不能参与海贸。同时夷狄商人登陆,也要先把携带金银存入钱庄,拿着开据的银票进行交易,等到离开大明的时候,一起结算。这么做的好处是能确定是否为真的海商,也能了解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