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首辅_分卷阅读60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05 (第4/4页)

你这么说就不对了,事有轻重缓急吗!再说了,凭着你点石成金的本事,弄出几百万两银子修路,不是难事。”

    “呸!你当我有摇钱树,还是有聚宝盆?再说了,道路,码头,航道,那是朝廷的事情,该收的钱收不上来,该花的钱拿不出来。什么轻徭薄赋,什么与民休息,都是扯淡!眼下东南好些引水渠都是太祖爷和成祖爷那时候修的,用了一百多年,早就淤积堵塞,不堪使用。倭寇为什么屡剿不绝,说穿了就是老百姓活不下去,兴修道路水利,都是解决倭寇的根本之道,我就不信,以你胡汝贞的见识,看不到这一点!”

    唐毅越说越气,胡宗宪老脸发红,说实话,唐毅这些天的文章给了胡宗宪极大的震撼。甚至说是颠覆传统的。

    顺着修路建桥这些眼前的事情,往下推演,唐毅隐隐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朝廷的职责是什么!

    纵观两千年来,儒家在经济上的建树乏善可陈,总是逃不脱简政放权,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等老生常谈。仿佛朝廷什么都不做,天下就太平了,朝廷大兴土木,就是害老百姓,尤其是秦朝修万里长城,隋朝修大运河,都两代亡国,更是使得这种观点根深蒂固,不可动摇。

    可是他们忘了,秦国之所以强盛,是靠着郑国渠,是靠着都江堰,这些大型水利工程,打下了耕战立国的根基。

    至于大运河,更是泽被千年,成为南北经济的命脉。

    滥用民力,征用上百万民夫,耗光了国库,固然不对,可是什么都不做,更是大错特错,错的离谱。

    唐毅在文章中提到,修筑道路要计算经济利益,征召工人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