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16 (第2/4页)
棋子已经都落下去,唐毅又收敛锋芒,安安心心做他的才子兼宅男,每天三篇八股,有空捧着朱子集注,苦心研读。 要说起来,唐毅这辈子是心学弟子,上辈子是三好学生,对于禁锢思想的程朱理学没有任何的好感。可是真正耐下性子,仔细思索,唐毅渐渐品味出理学的味道。 两宋是漫长中国历史的特殊节点,一方面宋人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物质文明,文治达到了历代的顶峰,他们骄傲,自豪。 可是文治的兴旺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尊严,宋代的版图是历代大一统王朝中最可怜的,别说西域,辽东,就连幽州都没了,还要不停掏出岁币,奉送给蛮夷。 屈辱和荣耀同时扛在了宋人的肩头上,使得士大夫们不得不反思国家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在所有人苦闷求索的时候,有人站了出来,说我们之所以失败,是私心作祟,是人心不古,所以我们要尊奉天理,要革除人欲,要超脱自我,追求先贤的脚步…… 漫长的历史对中国来说,是一笔财富,更是一种负担,每每出现问题的时候,人们就习惯于反思历史,从古人的智慧找出答案。 理学就是这种观念的产物,排斥人欲,王政复古,追求所有人的同一,以达到用最小的成本,治理最庞大国家的目标。 说到底这是一种懦弱的表现,不敢面对未来,才会不停回首过往。 在这一刻,唐毅突然明白了心学的可贵。不再追求虚无缥缈的天理,把目光放在人的身上,重视自己,才有了希望,有了勇气,有了追求,对未来不会恐惧,对海洋不会排斥,对君王不再匍匐…… 轻轻合上了书本,唐毅脸上露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