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49 (第4/4页)
国是。 精明了一辈子的嘉靖,做梦也想不到,这一看似随意的决定,究竟给朱家的子孙造成了何等麻烦! 小小的苏州会馆,不到二百人当中,日后光是阁老部堂总督巡抚就出了五十位之多,执大明朝堂牛耳长达五十年之久。 当然这些还是后话,除了唐毅有个朦胧的念头之外,其他的小菜鸟对自己在做什么是一无所知。大家只是知道朝廷要开海,想了解各省的情况。他们努力搜刮肚肠,把自己知道的都说出来。如果侥幸能被陛下采纳,不啻为一条升官扬名的终南捷径。 唐毅介绍了情况之后,就让大家分别讨论,每个省的进士聚集在一起,唐毅,徐渭,王世贞,王世懋,诸大授,陶大临,他们每个人都拿着一个小本,不停穿梭,把大家伙的观点都记录下来。 最初的时候。还很拘谨,不怎么敢说话,可是架不住唐毅他们鼓动。大家都是初入官场,满腔热血,盼着建功立业。 尤其是听说陛下要广纳谏言,更是血脉喷张,经过了一个上午之后,到了下午时分整个会馆都沸腾起来。 一个女人顶得上五百只鸭子,而一个文人顶得上五百个女人,大家伙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吵得不亦乐乎。有支持开海的,有反对开海的,有主张在福建开海,有主张在松江开海,大家互不相让,辩论之激烈,简直难以形容。 可苦了唐毅几个,他们要维持局面,防止打起来,还要记录各方建议,这里面就有问题了,你写了他的,不写我的,就是看不起我! 为了公平起见,他们甩开膀子,运笔如飞,把每一条都要记下来。一连讨论了三天,好不容易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