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9章 治理黄河 (第6/8页)
大运河利在千秋,隋之后的历朝历代,都享受大运河带来的好处。 唯独隋朝承受了大运河带来的苦难。 治理黄河也是利在千秋,但绝不能cao之过急,臣请陛下缓缓图之。” 首相王仲策,眉头紧皱,他也站出来劝道:“陛下,臣建议封存这个计划。 治理黄河耗费这么大,这会直接拖垮朝廷。 减少成本,就要征发徭役。 它为朝廷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导致更多百姓受灾,与我们的初衷相悖。” 李志升、魏时鸣、吴栋林、苏五牛、张德志等重臣声援王仲策,相继反对这个方案。 文武百官看到这么多重臣反对,他们认为钱明义这个方案,绝对不可能通过。 高达一亿两银币的花费,大华王朝根本承受不起。 苏河听着钱明义的说法,他也有些意外。 钱明义第一次上报治理黄河的时间,预计用时二十年时间,这个时间他比较满意。 能用二十年,治理好黄河,这已经是极快的时间。 哪怕不算挖河道的时间,陕甘地区种植速生的树木,那也需要十几年时间。 但钱明义提出治理黄河的费用,需要消耗一亿两银币,这个天文数字一般的费用。 他直接把钱明义臭骂一顿,一亿两银币大华王朝能拿出来,但却不能用于治理黄河。 朝廷每年岁入增长有限,很多银币都有固定的用途,例如军费。 苏河直接把治理黄河的预算,砍为之前的十分之一。 治理黄河,每年五十万两银币的付出,朝廷还能承担得起。 苏河还记得,钱明义听到预算被砍成十分之一,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