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一十章:推波助澜 (第3/4页)
难道就不是在说大话?” 曹化淳、王承恩这段时间读书看报研究股份制公司,多多少少有了领悟。 曹化淳解释道:“奴婢认为‘汉王’是胸有成竹,前一段时间自行车已经在京城销售,场面火爆供不应求,根据车辆厂的成本报告,每销售一辆自行车,得到的毛利润不会少于三成。 相关产业,如钢铁厂销售的钢材、皮革厂销售的轮胎、坐垫等等都有利润,太多工人、工厂都会获利。” 崇祯还是搞不明白,他问道:“为何‘汉王’就能够赚许多银子,为何工部就没本事办一个股份制公司吸引投资为大明赚取利润?” 曹化淳沉默了,他心道:“工部募股谁敢投银子啊!皇上也太看得起那些贪赃枉法的士大夫了。 投资人又不傻,把银子投给了胃口很大本事不大,效率低下的工部,还不如直接捐献给朝廷换取加官进爵呢!” 王承恩更加了解皇帝的秉性,工部真搞来几百万两银子,恐怕会被每天受财政困扰的皇帝挪用得干干净净,真用于投资办厂的可能性基本不会有。 “汉王”主动接受投资人监督股份制公司运营,做得到账目公开透明,投资人信任。 可是谁敢要求崇祯皇帝接受监督?谁敢查皇帝的账? 这不是想当然,大明亡国最大原因就是腐败,直接原因是国穷、民弱、官富。 真有资本给大明工部运作,这些官员胃口大大的、本事小小的、效率低低的,扯皮妥妥的,最后肯定是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