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82 (第2/4页)
八位教习嬷嬷讲的异域技艺,觉得一还一报还算合算。 样衣做出来了,衣服的主人穿着也很合身,云儿就拿出来一百件丝绸旗袍的布料,用几位学艺的三等丫鬟学来的做丝绸服装的方法, 丝绸面料很光滑,裁剪之前先喷水,这样布料就不容易滑动了。几位裁缝嬷嬷都是裁剪方面的老油子了,嘴里含一口水喷出去,象雾一样,是个功夫。云儿受了启发,想到自己买来的电熨斗里有一种熨衣上浆液可以用来做丝绸服装。 还有一个办法是裁剪的案子上绷紧一块棉布,先裁剪单片,再用别针按照经纬转圈别好,裁剪第二片。如果是用缝纫机缝制,为了防止皱缩,就同时放松底、面线的张力,减少压脚的压力;还可以在两层布料上面垫一张大拇指宽的薄纸条,随着衣料一起缝,然后撕掉。如果是两种办法结合着用效果更好,并且左手稍稍拉紧上下两层布料,随着缝纫机的速度均匀前进。丝绸衣料比棉布难做多了,不会使用缝纫机的都是在多年的摸索中掌握了制作丝绸的技艺,所以不肯轻易传授与人。 在几位教习嬷嬷的共同努力下,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使用缝纫机加工,半个月的时间做了三十几套化纤丝绸旗袍,拿到新开业的“玉龙成衣店”去出售。因为丝绸的本身价格就很低,再使用了缝纫机这种机械,化纤丝绸旗袍以六两银子一件的价格开始试售。开始的一两天因为店铺是新开张的,几乎无人问津,可是第三天开始,一下子就达到人员爆满。女同袍们几乎没有问价的就把所有的丝绸旗袍给买走了。真是所有的,一件都没剩,出门就说太便宜了。 那就加价出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