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第239节 (第4/6页)
没绷住,一下哭出声来,并且很快嚎啕大哭起来,李源见她站都站不稳了,忙搀扶了下,刘雪芳却很快调整了过来,推开了李源,看着张冬崖鞠躬叫了声:“爸,我带建国来看您了。我们,不怪您了。” 张冬崖情绪激荡,闭上了眼,两行浊泪再次流下。 临死前,能听到这句话,死也瞑目了…… 李源站在一旁,除了将一家人劝进院子里外,再没插话,只静静的看着这一幕人间悲喜。 他不由想到了老人家,长子牺牲后,世人只知道老人家只说了一句:战争嘛,总要有伤亡,没得关系,谁让他是老人家的儿子呢…… 却不知还有一句:他是个苦孩子,从小没了娘,后来参加战争,没过上几天好日子……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老人家去世后,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其长子在世时常穿过的三件衬衣、一双袜子、一顶军帽和一条毛巾。 无数个夜晚,老人家轻抚着儿子穿过的衣物,心中是何等的孤寂和思念…… 那个时候,或许不止老人家一个人如此,还有数不清的老人,如张冬崖,在深夜中难眠时,常常会思念他们永远年轻却再也回不来的儿子。 这是这个时代,才有的悲歌…… …… 日子像溪水一样,潺潺而行,清清细流。 在人们不经意间,已然远去。 李源的“乐子事”,很快淡出大多数人的视野。 但经过刘雪芳和张建国的努力,在某个特定群体中,却在不断发酵着。 随着李源仍不辞劳苦,常骑着自行车四处看诊,他在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