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第468节 (第2/7页)
,报纸新闻的主角却不是包船王和怡和当事人双方,而是一个过桥客:大唐集团总裁。 这时港岛市民们似乎才发现,原来小小的港岛,居然也隐藏着一位如此天才的商业奇才。 大唐集团旗下大唐金融一直持有百分之二十八的九龙仓股份,其中百分之二十是以不到十块港币的价格入手的,然后以一百二十三港币的价格出手。 如果仅仅这样,倒也不算什么。 六年时间增幅十几倍的商业案例虽不多,但也不少。 李家成不到五年增益二十多倍,比这个还夸张。 但是紧接着,又以六十块的价格,收回了百分之二十的九龙仓股票,相当于用百分之八的九龙仓,卖出了十几个亿的天价。 这一资本转手,堪称奇迹。 并且,随着这笔极有价值的投资,之前一直被诸多经济报业贬低为“私家大号储钱罐”的恒生银行,也顺势绝地逢生。 之前几个月里,无数经济学专家学者都在恣意的对恒生银行极尽刻薄的讥讽嘲弄。 甚至明面上是在说恒生银行,实则已经引申到港岛未来的前途命运上。 看看,跟着汇丰银行的时候,恒生银行都发展壮大成为港岛第二大本土银行,甚至渣打、花旗这些过江龙都无法和恒生相比。 再看看如今,跟条死狗一样半死不活,只能当大唐的私家储蓄罐,愚蠢可笑。 然而随着恒生银行正式买入九龙仓这笔股票,又从大唐金融手里买入了诸如长江实业、新世界、恒隆地产等诸多如今发展如日中天的地产金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