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46-2347借用机会(求月票) (第7/10页)
就不说那么多花样了,只是说自己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对精神文明建设很有一些心得,愿意配合省文明办,近期写个系列的时评,请王书记帮忙关说一下。 作为一个小有名气的时评家,最讲究个政治敏感性,他不一定要唱赞歌,提异议是很正常的,但是同时,他不能跟大趋势违背得太过厉害,那是他承受不起的。 “是有偿评论,还是无偿的?”陈太忠听完这些因果后,笑着发问了。 “这是大文章,我只收报社的稿费,”随遇而安听到这个问题,多少是有点讪讪,“陈主任你得理解一下,光靠稿费,我养活不了家,所以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偶尔收点润笔费。” 而这沽名钓誉的文章带来的影响,就是你收润笔费的资本陈太忠心里真的明白,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他无权对此置喙。 事实上,他只是觉得此人的风骨,没有丫自己标榜的那么好,然而不管这么说,有这么个小有名气的时评家愿意出来敲边鼓,对他下一步的行动不无裨益。 “这件事,我是愿意支持的,”陈太忠点点头,拿起桌上的手机站起了身,一边向外走一边说,“但是,我要请示一下相关领导。” 随遇而安听得就是一喜,知道自己这次赌对了,陈主任果然是很重视此事的,要知道“愿意支持”这四个字,那就算表态了。 换做“原则上支持”这种说法的话,那就大不一样了,一个是主观上愿意,一个是被动地认为规则允许,他不是体制中人,但是靠着政策和信息吃饭,听这点话那是没问题的。 陈太忠确实是要请示一个人,不过不是马勉,而是段卫华,他认为这是好事儿,可素波市下一步的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