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秦绝0724]《妙影荟萃》采访|605 (第5/6页)
还没有特意去设计过这里该是什么样的眼神,一般是和导演沟通,说“这儿需要一个有悲怆感的眼神”,“这里要个绝望的”,等等,然后就捏着这份感觉去入戏。但是这种同样需要很多的前期准备,按我个人的分类来说,就是“硬件设备”。 Q:能详细讲一下这个“硬件设备”吗? A:其实指的就是演员生理上的东西,比如面部肌rou,比如声带。要想做出合适的表情、眼神,就得首先保证使用到的肌rou必须灵活,不然一旦入了戏,下意识想笑、想哭,却发现自己的脸很僵,没办法大幅度的活动或者细微地变化,那当然就立即卡住了。台词也是这样的,要先开嗓,锻炼声带、舌头、口腔这些,首先让硬件不拖后腿,让自己口齿清晰,接着才能去锻炼软性实力,也就是赋予感情,添加合适的顿点、气口。这个理念放在武戏里就很好理解,武术动作肯定会要求下盘稳、出拳时手臂打直等等,但文戏的话,大家有时不太会关注这方面,其实里面的核心概念都是一样的。 Q:你现在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了,从目前为止的作品来看,不论是爆发类的还是内敛类的表演,感觉你都很得心应手,这里面的难度会不一样吗? A:过奖了。我觉得自己只是摸到了门槛而已,只能说不算拉胯,还看得过去。难度么,以我个人的感觉来讲,都差不多。因为即便是爆发戏也要求演员要粗中有细,不能因为是外放式表演就一股脑都扔出去,也得有放有收,这样才能制造出前后来回的张力,不显单调。而内敛类的表演虽是压抑住的,但有时里面蕴含的情感也很激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