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秦绝0724]《妙影荟萃》采访|605 (第3/6页)
八月,那时你第一次接触演戏,与《娱乐实习生》第一轮相隔了大半年。而“少年赤那”这个角色以武戏见长,文戏几乎没有。在这段时间里,你是如何补足短板的?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A:一是上课,二是大量练习。当时拍完《囚笼》后我恰好处在一个感觉自己无家可归的状态里,就问蒋导能不能留在剧组做小工。是的,想要一些归属感。这个过程中蒋导和岑易大哥都帮了我很多,引导我、指点我,我最早的文戏经验就是靠在导演旁边“蹭课”,现场观摩岑哥演戏得来的。这之后拍摄了第二部电影,很多短板比如文戏、哭戏、台词气口这些基本功等等,都是在那时进行了大量的锻炼。 Q:听上去是短时间内的巨大进步。这很神奇,你的演艺经历到现在为止还不足一年,给人的感觉却很成熟老练。能谈一谈你对表演的理解吗? A: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长一点吗(笑),谢谢。我的认知里表演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动作”,第二个是“行动”,第三个是“戏”,它们是一个包含式的递进关系。用文字来表达的话,“动作”是非常单纯的客观描述。比如“走几步路”、“喝两口水”、“咧开嘴”。这里面是不带有任何因果关系和感情色彩的,只是发生了一个动作而已。那么“行动”,行动包含动作,并带上了因果逻辑。比如“因为渴了,所以喝两口水”,也就是说一个人物行为举止的底层逻辑就出来了,有了前因后果,这个行动就有了相应的意义。那么“戏”是什么,“戏”就相当于给“行动”加上了描述,这个描述可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