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诗书满腹气自华 (第8/9页)
书院的财政,由自己三叔的钱庄来打理。每一笔收入支出必须有明细。 平日书院的钱财,以及学田就由林记钱庄来打理生息。林记钱庄只对款项收管理之费,并对于收入利息需向闽地的父老乡亲公布告知,如此做法就有些类似于现代的基金制度。 至于书院的开支,林延潮也是形成了一个规章制度。 比如书院山长,讲者到任,按照路程远近送不等的聘金。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山长每年脩脯银为三百两,伙食银一百两,三节敬银每次十两,本人及父母生辰寿礼银每人十两,若山长辞馆回籍还有程仪银,此外还有等等细琐银两。 然后监院,讲者,斋夫依地位递减,不过相对于其他书院都十分丰厚。 此外还有其他祭祀,杂役,杂项,学生膏火,励学银两等等。 不过由此可见林延潮对于山长,讲者都开出了高薪,至于学生们也是免一切学杂费,每月还有膏火银供给,若在官课,师课里名次出众,还有励学银。 所以种种福利待遇,加上林三元的名声,到了招考报名之日,全省各地的士子差一点挤爆了书院。 草草一算,不提蒙童,单论外课内课附课生的报名人数就有六七千之多。 连全省最高考试乡试,一年赴考者也不过三千余人,但鳌峰书院报名士子就达到了六七千人之多,这是一个何等恐怖的数据。 几乎全省最优秀的读书人都来报考鳌峰书院,当然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冲着鳌峰书院的福利待遇固然是一方面,但更多的则是出于对林延潮的仰慕。 时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