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结 (第5/7页)
患,送送也是应该的。 话说回来,杨一魁在河南有政声,解决了不少前任巡抚留下来问题,打压了宗室气焰,干掉了马玉,初步平定了前年河南大水,淹没百里的灾患。 但是去年为了应对潞王就藩,杨一魁在马玉逼迫下,下令各府对百姓催科,间接导致开春后粮价暴涨,民不聊生。 于是杨一魁被潞王一党的御史以扰民,赈济无方的名义弹劾数章。 这件事对于杨一魁而言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讽刺。杨一魁受不了这气,一怒之下,就向朝廷请求了致仕。 然后天子也就答允了。 所以杨一魁离去时有几分凄凉,百姓怪他,天子怪他,连九泉之下的马玉也怪他。 做官做到这个地步,也是悲催。 码头上寥寥无几的官员相送后,倒是林延潮赶来时,令杨一魁有些触动。 “宗海,老夫已不是河南巡抚,此后与百姓无异,你实在不必冒着离境的风险,来开封相送啊。” 林延潮暗道,惭愧,谁是来送你的。我是顺路的。 林延潮面上道:“抚台休要这么说,抚台在林某心中,永远是河南的巡抚。就算离境也要亲自来送抚台一程。” 杨一魁目露悲色,捧着林延潮的手道:“宗海真是有心了,老夫没有看错你。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老夫为巡抚时,治下百官无不仰仗鼻息,现在却是人走茶凉。哼。” 林延潮道:“抚台放心,当今天子明辨忠jianian。似抚台如此忠臣,必有东山再起之时。” 杨一魁点点头道:“多谢宗海这一番话,你或许也知道了,眼下朝廷开始查李子华那笔烂账,他在河督任上贪的简直不像话了,判个流放都是轻的。“ 林延潮心底暗爽,李子华倒台也是迟早的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