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章 经史并重 (第2/7页)
是要将经义糅合进史籍讲读是件很难的事,这不是一般老师能办到的。民间的老师能通经就不错了。 所以朝廷里就认为理学更切乎平民教育,而经世致用则在精英教育。 这才是理学的初衷所在,也是理学能发扬光大的原因,做不了经世致用的人才,但至少是个好人,普通老百姓如此也就够了,这是真正的走群众路线。 但到了明朝,这一点却歪了。 很多读书人只抱于经义,而不知史学,甚至摒弃史学。如赵用贤,季道统这样的饱学之士,都认为只要读通四书五经就够了。 甚至季道统连思辨都抛弃了,理学不是心学,根基在于'格物致知'。 用心学,禅学顿悟的方法,对外却称自己是理学,里不里,外不外,两边的精髓都没有得到。 林延潮的一句讥讽,令季道统很不高兴。 什么我教你啊?没错,你林延潮是三元及第,但我好歹也是庶常,你也不能这么看不起人吧。 季道统道:“还请林学士解释如何从史籍中思辨?如何不误入歧途。” 林延潮道:“好,那么请问季兄读史记吗?” 季道统虽为庶常,但有心于日讲官,身为日讲官一定要经史兼顾,如此才能讲授帝王之学,所以对于史记他是有涉猎的。 季道统负气道:“当然读过。” 这时候掌院学士张位笑着道:“林学士当年为日讲官,每日所讲,天子都是赞赏。今日乘着院议之时,大家不妨听听林学士如何讲史,也算增长见闻。” 众人听了都是点头,谁不知道林延潮在任日讲官时,深得天子赏识。对于一段史料,如何讲出经世致用,切乎帝王之学,大家都要学着,以后担任日讲官时候都是用得着的。 林延潮向张位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