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背景 (第1/10页)
梅老太爷乃年事已高,虽久不负责家中事务,但谈吐思路都是十分清晰。 但见梅老太爷屈其手指道:“天下的盐啊,有海盐,井盐,土盐,池盐,硝盐,岩盐之分。但主要是海盐,井盐,池盐三类。其中池盐有山西的解盐,井盐则多出于四川。但井盐不如池盐,池盐又不如海盐。” 林延潮点点头道:“老丈所言正是,在下当年在归德任官,归德本是解盐行盐之地,解盐受南风而结盐,最赖天时,故而岁额常有不足,况且解盐从山西到河南路途又远,可谓又少又贵,因此当地百姓食盐多有不便。” “当年全赖付知府将解盐改为海盐,堪为一时德政。” “付知府?”梅老太爷。梅大公子道:“就是当今河南左布政使。” 林延潮笑了笑道:“确实。” 梅老太爷当即点头道:“付方伯真乃是能臣能吏,敢问部堂大人后来归德府用的是哪里的海盐?” 梅侃道:“本来是用长芦盐,后来改为山东盐。” 梅老太爷点点头道:“原来如此,山东盐一年盐额十四万大引,听闻自己用也是勉强,再多供一府不知够不够?” 林延潮笑着道:“归德一个府三十万口,勉强够的。” 梅老太爷点点头道:“若论盐额富裕还当属我淮盐,常言道两淮盐,天下咸。我两淮盐额每年七十万五千大引,除了本地,还供江西,湖广二省,可惜去河南路途倒是不便。” 说到这里众人都是一笑,梅侃笑着道:“爹,你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梅侃说完,他兄长即板起面孔道:“哪里有这样说的,没半点规矩。” 梅侃闻言称是,当即收声。 林延潮各看了梅家大公子,梅侃一眼。 梅老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