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一千四十四章 改换门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四十四章 改换门庭 (第4/9页)

五品以上官员都可以参加,顾宪成五品吏部文选郎,正好有资格与会。

    而且顾宪成是吏部文选郎,他具有提名人选的资格。

    最重要是顾宪成敢和王锡爵对着干。

    最后经过会推,名单上至少必须有两个人上报天子,而这两个人就是罗万化,陈有年,最后天子选了陈有年。

    而天子作出这个决定,是为了防止首辅与吏部尚书穿一条裤子所作出的权力制衡。

    但在外人眼底,就看作了顾宪成打败了王锡爵。

    而明朝皇帝对于百官会推除了有选择权,还有否决权,所谓否决权就是无论谁我也不选,当然作为虚君制度的体现,提名权和选举权则在文官那边。

    万历四十五年时,为何部、寺大官十缺六、七?不是天子怠政,而是天子行使了否决权,此举等于告诉了百官,你们推举上来的人选,朕都信不过。

    但是天子能不能自己任命内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呢?可以,但是不经会推,百官不会听你的话就是。

    所以理解了这个制度,也就明白了什么叫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后来的崇祯皇帝一反祖父的常态,立志要当一个勤政的天子,同时也是出于对文臣的不放心,大臣会推完后还要自己把关,于平台召见大臣,自己认为行的上任,不行的就行驶否决权。

    比如袁崇焕的五年平辽就是在如此召对时告诉崇祯的。召见后,袁宗焕下来说,我当时不小心说了大话。有人就说,你这样说,五年后天子追责怎么办?

    袁崇焕只能再度上疏说,五年平辽有点难,但陛下你给我放权,我可以办到。

    话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