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一千七十三章 政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千七十三章 政见 (第2/5页)

,可见无论是圣上还是百官心底,都意属部堂大人。当年部堂大人奏章里所言,*******,岂因祸福趋避之。邵某至今仍记在心底,邵某深信言为心声,部堂大人必不负此言。”

    林延潮向邵仲禄拱手谢过,他知道对方也是为自己站台,毕竟自己不到三十岁即身居三品,会有人不服,但这比起三元及第而言,哪个更容易一些呢?

    经过廷推,还是廷推中的正推,再经天子圈选。

    这是官员最稳妥的道路,从程序上而言,无可挑剔。如果再有人质疑林延潮年轻,但是你这话是质疑当朝九卿,以及当今天子的眼光吗?

    经过朱赓,邵仲禄这么说,众翰林都是心绪万千。

    林延潮也是回过神来。

    林延潮先向邵仲禄拱了拱手以示谢过,然后看向堂上的众翰林刘虞夔,刘元震,萧良有,孙继皋,黄洪宪,曾朝节,刘楚先,张应元,陆可教,杨起元,杨德政,冯琦,孙承宗等等。

    这些翰林大多科名在自己之上,是比自己提早进翰林院的,其余也是共事了五年,两年。

    众翰林们也是心情复杂,在翰林院里利益斗争没有其他衙门多,林延潮这一次升任礼部侍郎,还是令不少人心底不是滋味的。

    众翰林里如刘虞夔是隆庆五年的庶吉士,他在万历八年为房考官,当年是他一手点的萧良有,最后在会元之选上,众翰林中唯独他一人推举了萧良有。

    最后林延潮以状元身份至翰林院任修撰,刘虞夔不是狭隘的人,对林延潮不过平平而已,他最着重关照萧良有,隐隐希望他以后在仕途上能压林延潮一头。

    但八年过去了,不说萧良有,连自己都被林延潮比下去了。

    若是徐显卿担任礼部侍郎还说一些,但林延潮……他们也知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