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0章:现实 (第4/6页)
,很微妙。 重一点就是罪责,轻一点就是无伤大雅。 处于二者之间。 “文昌碑无法彻底归位,忠勇伯当尽力解决。” “南方赈灾结束之际,若能解决此事,记大功;若无法解决,再酌情处置。” 独孤曌说完之后,也不给其他大臣再说话的机会,挥一挥衣袖,“退朝!” 散朝后,一众朝官三三两两离开太和殿。 赵镜眼中带着一丝怒气,走到曾万廉身边, “大人,乌山郡文昌碑一事,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李长安和此事并无太大关系……” 曾万廉轻叹一声,“这就是皇后娘娘的帝王心术啊,李长安在南方的功劳越来越大,总要给他找点罪责,你难道看不出来?” “正是因为看得出来,才更让人憋屈。”赵镜说道。 “你啊,多大年纪了,还这个脾气。”曾万廉点了点赵镜, “回去吧,就算李长安解决不了乌山郡一事,朝廷也不会真有什么罪责下来的。” “最多就是抵消一些南方赈灾的功劳罢了。” —————— 朝廷的旨意还未到,但朝堂上的争论,已经先一步传到了南巡镇抚司。 此时的李长安,正和赵洪山坐在书房。 至于另外两位尚书大人,已经气呼呼地登上云霞宝船返回京城。 乌山郡看似回归,但又没有回归。 只能说是在完全一统的路上,往前进了一步。 所以朝廷的分封圣旨还不能颁布,他们留在这里也是无用。 况且还有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