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四十七章 少年志 (第3/5页)
。 “为了实现志向,你们打算怎么办?” 杨士奇含笑问。 陈力再无压力,回道:“张先生说,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先生,就必须进入国子监进修,还说国子监的学问是最深奥、最全面的,只有进入国子监才能得到完备的学问,成为一名博学多才的先生。” 朱允炆与杨士奇点头。 作为教育革新的引领者,国子监无论是在师资力量上,还是在各项资源调配上,都是超一流,背靠朝廷,缺钱可以要钱,缺物可以要物,缺人可以在各地调。 加上国子监革新已走过多年,各科学院也基本建立起来,形成了相对完备的教学体系,相关探索也不断出成果,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先生,在国子监进修确实是一个好的选择。 陈树也想要进入国子监,理由很简单,国子监在今年五月份,开设了海洋学院,专门负责培养海航、远航人才。 朱允炆对陈力、陈树很满意,有定位,有道路,剩下的就是去做了,加之他们出身农家,又跟着父母经历了千里移民,生性中本就有着一股子坚韧,何况能被张博志推举,想来心性是不错的。 “开春之后,你们就去京师初等学院修习课业吧,到时候自有人考校你们学问,看看归属六级中第几,朕愿你们记住志向,明白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时代在快速改变,已经没有人能停留在原处了。” 朱允炆严肃地告诫。 陈力、陈树连忙答道:“定不忘今日之志。” 朱允炆微微点了点头,看向陈木、崔娘,笑着说:“听闻你们入京师时遇到了一些麻烦,有没有对京师失望?” 陈木、崔娘没想到消息传的如此之快,局促地不知如何回答。 陈余听闻,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