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二十二章 裴伯耆的等待(三更) (第6/6页)
没有再回顾过去,因为朱允炆在筹划未来。 建文三年正月二日,各国使臣朝见,恭祝大明新的一年国运隆昌。 四日,大明国庆。 朱允炆、马恩慧与民同乐,走出深宫,走入民间。 在国子监的高台上,朱允炆对无数走进来的百姓喊道:“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农夫有耕田的学问,匠人有手艺的学问,商人有买卖的学问,学子有知识上的学问,官员有治理上的学问,想要让大明兴盛不衰,学问是少不了的,教育是丢不得的。” “太祖爷重教育,朕当全力继承弘扬。现在当着天下人的面,朕只告诉你们一句,三年,三年内,只要是你们的娃想读书,朕就让他读得起书!” 百姓们听得热泪盈眶,皇上说了,娃慢慢都可以能读得起书了。 在这一刻,寒门开始迎来了自己的机会。 朱允炆的国庆教育宣言,很快便传遍京师,那些朝觐尚未回去的官员听闻之后,也听明白了,一些开窍的布政使已经在布置来年的工作了: 抓教育,县学,府学都要抓。 对了,洪武年间废掉的社学,也给抓起来,皇上说了,要让娃读得起书,娃自然不能去县学的,只能去社学。 国子监有教材,几个月之后才派送地方? 你能等几个月,孩子们能等几个月吗? 尤其是北直隶、山东、河南等地的移民,皇上可是答应他们的孩子有书读的,别等免费了,先采购几套带回去顶着……寒梅惊雪的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