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火铳军,三段劈枪 (第4/5页)
战,大阅兵,都极大提升了军士与军士家眷的地位,当兵参军是光荣事,且新军政策吸引力足够强,募兵也可以获得稳健的兵源。 军制革新,依据在路上。 无论众人怎么想,无论文臣武将如何猜测,此时此刻的民兵方阵是骄傲的,他们曾经作为大军的后勤民兵,帮助大军运输了无数的粮食,衣物、马草、燃料等等,有时走在军队前面,有时跟在军队后面,保障着大军行进与物资供应。 民兵方阵,赢得了无数百姓的欢呼,因为他们中很多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徭役,尤其是洪武年间,多少次征战,哪一次征战背后没有民兵在推粮食,在扛马草? 后世小推车推出了个大战役,但在大明,在古代,任何一场战斗,可都是推车推出来的啊。抛开民心的成分不论,也抛开胜负不说,要打战争,是离不开百姓支持的,大阅兵给他们四个方阵,是完全立得住的。 无数百姓看着民兵方阵,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属于一个集体的荣耀。 当民兵方阵走过之后,远处的阅兵通道上隔着老远,才走出军士来。 这种留白,似是一种缓冲,平息情绪。 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转折,是冷兵器与热火器的转折。 之前的一个个阅兵方阵,无一例外,都可以归属为冷兵器类。但此时此刻正在走来的,却是火器方阵。 在经过一段空白之后,周大志、高忠光带队,踢着整齐的步伐,端着刺刀式火铳,终于出现在世人面前。 火器部队,堪称大明最具毁伤战力的一支部队,由他们压轴(倒第二,后面还有个大招)无疑是正确的。 周大志、高忠光是神机营的将领,都在昌都剌作战中赢得了赫赫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