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五十九章 詹事府茶局(一更) (第2/5页)
允炆提出来的,在北平城墙之上呼呼的寒风之中,一想起这一幕茹瑺心底就有些沉重,似乎朱允炆早就预料到了迁都风潮,选择迎风站立。 “无论如何,迁都劳民伤财,耗费国孥巨大,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应该与百官一起,明确反对迁都。” 陈迪严肃地说。 茹瑺、郁新微微点头,但问题是,如何处理奏折? 问题搁在那里,总需要解决。 朱允炆并没有等多久,内阁的处理结果就送到了武英殿,所有反对迁都的奏折,一字未批,原封不动送了回来,另外还附带了一份陈迪、茹瑺、郁新三阁臣联名奏疏:wap. “望陛下听臣之声,怜国之民,勿劳天下,慎之慎之……” 朱允炆看着奏疏,冷笑一声,便不再理会。 接下来十几日,朱允炆托病没有上朝,太子朱文奎也没去奉天殿,群臣有事,只能通过奏折来发泄,因为朱允炆对反对迁都奏折的“冷处理”,激起了群臣的“热议论”,不少人“下班”之后竟然相约在一家,找个院子一起写反对迁都的奏折,看谁写得快,写得好。 反对迁都的风潮越来越大,消息逐渐从朝堂走向民间,京师百姓对迁都消息虽有些震惊,却远不如朝臣慌乱,多数人只当做谈资议论一二。 金陵及其周围的农夫不介意,该种地的还是种地,不会因为朱允炆搬了家,自己就不种地了,也不会因为迁都,自家庄稼就不长了,cao那些心干嘛? 小商小贩也不在乎,反正自己的货物也卖不到宫廷里面去,买自己包子、混沌、rou和蔬菜的,大多还是京师人家,迁都之后,南京的百姓也需要吃饭不是,跟自己关系也不大。 匠人听闻朝廷想要迁都的消息,也不过是摆了摆手,该打铁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