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对太子的考校 (第3/5页)
些奏疏一律置之不理,全交给儿子了。 朱文奎很为难, 这一个个官员反对,想要处理可不容易。 「要记住一点,有时候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哪怕是再多的人反对,也要坚持自己的判断。当然,首先你要确定自己握着的是真理,而不是胡闹的专断。」 朱允炆开口。 朱文奎无奈地点了点头,苦涩地说:「父皇给我讲解过土地崩溃与王朝命运,也推演过失去土地的百姓会因为盘削成为赤贫之人,一旦遇到大的灾荒,没有人会管他们的死活,继而演变为流民,流民吃不了饭就会造反,和太祖一样,到时天下大乱,江山不稳……」 「这些道理我认为是对的,翻看史书,也确实如此。大部分稳定王朝在中后期的时候,土地都高度集中,而百姓因为失去土地连应对灾难的资本都没有,只能成为流民。宋代时流民虽然少,但都编入到了厢军里面,即无战斗力,也耗费了大量的财政,造成冗军……」 「无论是从历史来看,还是从父皇教导的理论来看,土地兼并越烈,越集中,王朝越不稳定,这一点是真理。所以,他们这些反对的人,不过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选择反对真理,儿臣绝不会后退一步。」 朱允炆面色平静,翻过一页书,问:「那你打算如何处置这些官员?」 朱文奎犹豫了。 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反对的事,而是一大群人反对的事,想要一杆子全都处理了,是不容易的事。 思考良久的朱文奎终开口说:「父皇,跟他们讲道理,他们一定不会听的。何况这些道理早年间讲过,这些人不太可能都忘个干净。」 朱允炆微微点头。 面对自身的利益,什么道理不道理都是扯淡,他们只想要利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