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盛世标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盛世标准 (第5/6页)

来的日子,变得有些枯燥。

    除了大同奏报鞑靼主力挨了一顿揍,向北迁移之外,没多少值得注意的消息。闯关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朝廷的财力完美支撑了这一次移民,东北平原开始出现大片的土地,女真部落也在被迫之下,开始转向了农耕。

    五月、六月夏收,各地大熟,丰收的消息不断传入京师。

    户部松了一口气,有这些粮食打底,朝廷设置的各大粮仓将逐渐充满。

    受大丰收影响,粮食价格一降再降,原本一石八斗粮食价值一两钱钞,现在却只能卖出八百文钱钞。

    夏元吉上奏,建议朝廷设最低价收购粮食,以避免谷贱伤民的场面出面,朱允炆应许,以一石八斗一两钱钞打底,命令各府县大量收购粮食。

    广西奏报,粮仓爆满,足以支用地方五年。

    四川奏报,户户满仓,官仓可支用十年。

    北平奏报,粮食积满,可支用三年。

    ……

    经过明王朝四十年的努力,大丰收终于在各地相继出现,朝廷积存粮食空前,仅仅是南京一地,就存有四百万石粮食。

    什么是盛世?

    对于封建王朝而言,绝大部分人能吃饱饭,就是盛世!

    朱允炆在老朱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努力了十年,终于让大明百姓,至少是大部分百姓有了一定的粮食剩余。

    就在各地官员上贺表的时候,朱允炆却严厉地呵斥了粉饰盛世的官员,原因是大明京师外的百姓存粮只够一家人吃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