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布政使人选 (第3/5页)
沙子,不容jianian贪之辈,声誉极好,后被郁新推荐,朱元璋提拔郭资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后为北平布政司左参议。 北平布政使张昺之所以取得瞩目成就,其中不乏郭资的贡献。此人有才干是真的,听说一手算盘更是出神入化,算数之能连国子监结业监生都不是其对手,钱谷筹算端是厉害。 然而在朱允炆看来,郭资是一个干臣,过于老实,缺乏开拓意志,在谋略与大局观上有些不足。一句话,郭资是一个善于解决问题的人,但不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的人。 朱允炆看向杨士奇:“你可有推荐人选?” 杨士奇明白,解缙的推举之人并不合朱允炆心意,只好提出:“臣举荐赵羾(gong)。” 朱允炆权衡着。 赵羾并不出名,在建文朝里也没什么存在感。甚至于建文四年之前,赵羾都没有担任官职,说到底是这个人太孝顺了,因老爹去世,直接丁忧了四年,比其他人还多休了一年。 此人同样是洪武朝的官员,洪武二十三年,授兵部职方司主事,展露出不凡的军事能力,将大明要塞之地铭记于心,随手便可成图。洪武二十八年,擢兵部武库司员外郎,慎密小心,做事滴水不漏。而在洪武三十一年,赵羾更进一步,升任浙江右参政,不仅安民有策,为官清廉,深得民心,还极有谋略,曾为打击倭寇立下功劳。 在朱允炆登基之前,赵羾因父亲去世而丁忧离任,直至建文四年才启复。 朱允炆认为赵羾在整体能力上虽弱于郭资,但在谋略、胆量与见识上,却比郭资更强。而福建那一块地,更需要赵羾这种人才。 “调赵羾入福建,担任福建布政使。另命周志新担任福建按察使。” 朱允炆敲定了人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