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三章 改良开中法 (第3/5页)
统一收税标准,减少暗中cao作的空间。 这种整合税种的问题在建文朝并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一条鞭法的执行,就整合了一系列杂税,新商之策也综合了多种商税,从眼下来看,这些政策是成功的。 解缙轻声提醒:“一旦让盐税固定,将来若作调整,怕会引起民怨。” 夏元吉看向解缙,不由地点了点头。 解缙的意思很明显,盐税对于朝廷来说很重要,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完全可以随时调整盐税,短时间内获取数十万资金应急。如果现在一口确定了盐税,大家都习惯了这个标准,突然调整会引起问题。 一句话,这种事不宜明说,只适合暗中cao办。 但朱允炆不这样看,越是不明了,越容易出现贪腐,至于盐税波动的问题,好说,朝廷给出盐税,不一定要设置一个单纯的固定值,可以在固定值的基础上,加上浮动值,上下浮动百分之二十总可以吧。但这个浮动的权利,需要交给朝廷户部审议,报请内阁批复。 解缙见朱允炆已有对策,便没有了意见:“辅以浮动,甚妙。” 朱允炆平和一笑,道:“重新梳理支盐过程,不可让内商支个盐都用几个月时间。让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调查所有盐场及其产量,优劣,设为上等盐场、中等盐场、下等盐场,对于大盐引内商,安排至上等盐场,尽量一次性支盐,而不是胡乱搭配,将几百里外的两个盐场搭配在一起。” 夏元吉苦涩地摇了摇头,这倒是一个折腾人的事,也是两淮都转运盐使司收取额外收入的不二法门,据孙德、丁初晨等人交代,如果商人没眼力,不懂做人,他们是不介意折腾折腾商人的。 比如商人需要三千引盐,朝廷完全可以将这三千引分散到三十个盐场里去,商人想要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