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六十二章 无声的警告(一更) (第5/6页)
姓农垦,自十月陆续返回关内。” 梅殷思索一番,点头道:“既如此,那此事不宜交给燕王负责,而应交给杨荣、郭三省、宣青书等人负责,让燕王等专司军务。” 朱允炆很是赞同,看向沙盘上的陕西,目光阴翳:“陕西都司出了如此大问题,不能没有人挑起大梁。你们可有合适人选?” 梅殷进言:“山西都指挥佥事刘贞为人清廉,驭下严格,是洪武时期宿将,颇知兵事,善防守。臣以为可以升调至陕西,担任都指挥史一职。” 朱允炆知道此人,茹瑺在山西当巡抚,曾屡屡谈起过这个人,认为其才能、品性俱佳。 铁铉走出,对朱允炆举荐道:“皇上,刘贞任都指挥史是足够的,臣还想举荐光禄寺的张泌、仲谦。此二人在光禄寺尽职尽责,曾为太祖器重,两次免死,他们最初是国子监监生,曾进入兵部,对兵事颇有见地,虽是文臣,却能谋略,能治下,可充为陕西都司的同知、指挥佥事。” 杨士奇则举荐国子监兵学院监生,进入陕西都司历练。 朱允炆应许,命内阁拟写任命文书。 陕西都司的问题给了朱允炆重重一击,为了彻底清查,朱允炆对武将动了刀子,而这一把刀子名为:文官。 给予地方文官深入卫所,稽查账务,盘问卫所长官的权利。 这对于文官集团而言,确实是一件幸事,文官的势力得以进入卫所一级,对节制武官有着很大帮助。但这也伴随着很大的风险,一旦卫所出了问题而文官却当了聋子与瞎子,则会连同一起处罚。 地方文官并不是凌驾于卫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