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一十二章 洪武贪官--刘观 (第3/5页)
臣,卫所将校,而仔细看最近四年记录,利益交割更是频繁,大部分官员集中在了两淮都转运盐使司、批验所与扬州知府衙门,还有一些朝廷御史、户部给事中。 “皇上。” 夏元吉拿起一本账册交给朱允炆,手指点了点一个人的名字:“刘詹与此人利益来往虽然一年只有一次,但一次就是万两,是这几年中单笔最大支出。” 朱允炆顺着夏元吉的手指看去,目光落在了一个名字上: 刘观。 “这个名字似乎在哪里见过。” 朱允炆感觉有些熟悉,但仔细想却又说不出来。 解缙凑了过来,眼神一亮:“是他!” 朱允炆看向解缙。 解缙解释道:“皇上,此人是洪武十八年的进士,后被委任为太谷县县丞,一年后调回京师担任监察御史。” “等等,一年?” 朱允炆很是惊讶。 朝廷规制三年一考核,刘观作为一个进士新人,凭什么在短短一年之中从一个县丞回到京师,而且还成为了监察御史。 夏元吉想了起来,说:“此事臣知道一些。传闻刘观在太谷县当县丞时,曾以各种手段在常家拿了不少银两,疏通京师关系,这才在短短一年内回到京师。” “常家?你是说当年刘观还打劫过晋商常千里?” 朱允炆有些意外。 夏元吉不认可朱允炆用“打劫”两个字,常千里能成为山西有名的晋商,一个原因是边商,另一个原因就是走私。而走私这种东西一旦抓住定罪,那可是要人命的,刘观借此威胁常千里,索要好处与封口费,只能说是勒索,打劫是不合适的。 “后来呢?” 朱允炆问。 解缙平和地说:“后来刘观回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