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丝路困境 (第2/6页)
那些寻利而来的徽商、晋商等各地商贾都会离开这里,人走了,再想恢复人气,就太难了。 为了吸引商人,周忱与林文亨、黄本固、吴谦、林现等人设计了富有吸引力的商税方略。 经朝廷批准,进入西疆省的商贾每年纳税一百两钱钞,可退税百分之十,每年纳税五百两钱钞,可退税百分之二十。 纳税越多,退税越多,最高可享受百分之三十五的退税。 而为了照顾小商贾,对于每年营收额低于五十两的,按三十税一征税;年营收额介于五十至一百两之间,按二十税一征税;年营收额介于一百两至五百两之间,按十八税一征税,超出五百两营收,则按浮动税率征税。 为了强化对商人的吸引力度,西疆布政使司甚至找朝廷要了特殊待遇,不仅让西疆成为了大明的商税洼地,还允许商人拿着西疆课税司的税务文书回京师、北平、杭州、扬州等各地,兑换平价盐引。 一系列的举措,让商人闻风而动,徽商、晋商、杭商、京商纷纷派遣了掌柜、伙计进入西疆,带来了人气,加上卫所的设置,军士家眷随之进入西疆,周围人口的聚集,支撑起了初期的商业发展。 但商业起步阶段带来的利润极是有限,大量商品的进入与少量销售,带来了供需矛盾,商铺都在咬牙降价,希望能坚持下去。 周忱看着账册上的数字,一个月以来,西方商队进入乌鲁-木齐城的只有一百三十次,均平至每日,还不到五个商队。 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