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晋商的商业布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晋商的商业布局 (第2/5页)

但其典籍的进入本身就说明了国子监的态度,也说明了其学派的厉害。

    王书斋此时提到杏林论战,就是为了提醒所有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别张嘴闭嘴就否定,质疑,想否定可以,拿出证据,想质疑可以,拿出证据,瞎嚷嚷,无脑站队,这是未开化之人,你们都是国子监的监生,接受过高等教育,怎么能不讲证据,靠着揣测否定别人呢?

    向柏有些不高兴,站出来喊道:“难道你王书斋认为这世上能有亩产十石的农作物不成?”

    王书斋冷哼:“世界之大,未必没有。要知西瓜、葡萄等物,也是从丝绸之路上传过来的,难道就因为你我不曾见过,这世上就不存在吗?”

    姚策连忙走出来,支持王书斋:“我等应以调查为准,现下事情还不明朗,多说无益,争论无益,不妨让我们多等几日,等郑和水师回京之后,问问他们不就好了?水师将士如此多人,没有人可以堵住所有人的嘴,是谎言,总会戳穿,若是真相,那郑和水师便是当代圣人!”

    搁置争议,等待真相。

    国子监的理性开始扎根,动辄就讲道义、喊口号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在这里,监生主张用证据、用数据、用事实说话。

    常家。

    常百业看着掌柜送来的建文报,满是震惊之色。

    侯浅浅生怕儿子打扰常百业的思绪,便让人带了出去,转而对常百业说:“若郑和当真带来了亩产十石、十五石的农作物,那将来粮食的买卖可就不好做了。”

    大产量,大丰收背后是粮食的积累与存储,而当粮食大量存储时,粮价也就不得不下跌。

    指望粮食做大买卖,恐怕有点难了。

    常百业摆了摆手,严肃地说:“若当真有如此大产量的农作物,对我们未尝不是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